脂肪酸的β-C(sp3)-H键官能团化,可以将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脂肪酸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化合物,在药物发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到目前为止,脂肪酸的β-C(sp3)-H键官能团化还没有一种广泛适用的方法,只能在有限的底物上做有限的反应类型。比如,形成C-C键的反应中,烷基化反应只能使用一级烷基碘化物、烷基硼酸,烯基化只适用于缺电子烯烃,炔基化局限于硅基乙炔基溴化物,芳基化也只兼容芳基碘代物。除了底物范围有限,这些反应大多还需要设计和优化各式各样的导向基团,费时费力。而在脂肪酸上通过β-C(sp3)-H键活化构筑C-X键的反应,如氟化、羟基化、胺化,目前也还没有高效可靠的方法。直接进行脂肪酸β-C(sp3)-H键活化既然困难重重,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间接的方法来“曲线”实现目的?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的余金权教授团队把目光投向了脂肪酸的β-C(sp3)-H键内酯化。 有机化学领域,化学家们往往会合成不太稳定的化合物(如酰氯、环氧、Michael受体、β-内酯等)以利用其高反应性创造更多分子。有机化学工作者们都知道,脂肪酸的β-内酯由于具有高张力可以进行许多开环转化(酰基C-O或烷基C-O断裂),理论上很容易实现对母体脂肪酸的β-C(sp3)-H键官能团化。但问题在于,目前由脂肪酸合成β-内酯尚无实用的方法,因此也只能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为何脂肪酸的β-C(sp3)-H键内酯化如此困难?看看下面几点分析,或许便会明了:(1)缺少实用的先例,目前报道中只有混合催化剂K2PtCl4(17 mol%)和K2PtCl6(33 mol%)能以2%的收率得到β-内酯,主要产物还是γ-内酯;(2)从脂肪酸的β-C(sp3)-H键活化机理来看,羧酸亲核性较低、β-内酯四元高张力环形成及其在C-H键活化条件下易开环等特点,也给脂肪酸的β-C(sp3)-H键内酯化提出了不少挑战;(3)更棘手的是,还存在多种还原消除途径导使五元环Pd(IV)中间体形成非环的C-O键(乙酰氧基化或烷氧基化)(下图b)。 脂肪酸β-C(sp3)-H键内酯化的应用及挑战。图片来源:Nature 近期,余金权教授团队又一次做出了关键突破,报道了一种通用的β内酯化策略来实现脂肪酸β-C(sp3)-H键官能团化。这种钯催化体系的关键是一种N-端带保护基的β氨基酸配体,在廉价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存在下促进五元环Pd(IV)中间体选择性的还原消除进而内酯化。高张力高反应性的β-内酯可与多种亲核试剂反应,实现脂肪酸β-C(sp3)-H键的烷基化、烯基化(非缺电子的)、炔基化、氰基化、芳基化、氟化、溴化、羟基化和胺化。产物纯化简单,无需进行柱层析,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上,第一作者为博士生Zhe Zhuang。 其实,通过β内酯化策略来实现β-C(sp3)-H键官能团化这个idea并非最近的灵光一闪。余金权教授团队在17年前就已经构想出这个策略,不过他们随后想尽办法也不能提高相关反应的效率,这个idea也就一直搁置。 [2] 直到最近,他们才找到了能让反应提速的配体分子,这才让这个多年前的idea变成现实。 研究团队首先用2,2-二甲基丁酸(1a)为底物进行反应条件研究,在钯催化剂存在下,C-H键活化中常用的氧化剂PhI(OAc)2、K2S2O8或F+试剂都只能得到非环氧化产物,这就暗示五元环Pd(IV)中间体发生了不利的还原消除。幸运的是,他们用大位阻的TBHP作为氧化剂时顺利地拿到β-内酯2a,虽然产率只有15%,但让人欣喜的是没有检测到γ-内酯和β-羟基化或γ-羟基化的副产物。他们分析认为,TBHP将Pd(II)氧化为Pd(IV)后,Pd(IV)中心与tBuO-和HO-有很强的配位作用,很难发生快速的还原消除。另一方面,大位阻的tBuO-增强羧基从五元环Pd(IV)中间体上发生还原消除的能力,从而形成β-内酯。 接下来,就要进一步提高反应的效率了。基于之前的配体加速的Pd(II)催化C-H键活化工作(ligand-accelerated Pd(II)-catalysed C–H activation),他们开始寻找能够显著提高催化剂反应性的配体。果然,当加入α-氨基酸配体(L1-L5)后,产率从15%提高到36-44%。考虑到将配体结合模式从五元螯合转变为六元螯合会增加咬合角,或可促进有利的还原消除,他们又对β-氨基酸配体(L6-L13)和γ-氨基酸配体L14进行了筛选,最终发现α-甲基取代的β-氨基酸配体L11效果最佳,产率可达65%,在正癸烷中产率可进一步增加至73%。 配体选择。图片来源:Nature 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研究人员对各种脂肪酸进行了β-C(sp3)-H键内酯化。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底物兼容性很好,含有卤素、醚键、高张力四元环、磷脂、羰基、各种电性的芳基取代的脂肪酸,只含一个α-甲基的三级脂肪酸,以及含有α-氢的脂肪酸都能顺利地形成β内酯。反应无需严格的无水无氧条件,易于放大,而且产物易于纯化,无需柱层析操作。作为规模化的例证,他们在克级规模制备了降脂药Gemfibrozil的β内酯化衍生物2v。 脂肪酸β-C(sp3)-H键内酯化。图片来源:Nature 正如之前讨论的,由于脂肪酸β内酯具有较高的环张力,可以与多种亲核试剂反应,研究人员也通过烷基/烯基/芳基格氏试剂、炔基铝试剂、四丁基氰化铵、四丁基氟化铵、溴化镁、叠氮化钠、NaNHNs、KOH和PhSNa等对上述β-内酯进行衍生化,得到了多种脂肪酸β-C(sp3)-H键官能团化的产物。其中引入的二级烷基、非缺电子烯烃、炔基、F、羟基和氨基等,通过其他方法都难以实现。 脂肪酸β-C(sp3)-H键内酯化的应用。图片来源:Nature “这一反应提供了一种通用策略,可以制备那些通过以前β-C-H键活化反应无法制备的大量分子,”余金权教授说道,“我相信,这种反应在各种规模的制备中都会得到广泛应用,从药物开发到吨级生产。” Lactonization as a general route to β-C(sp3)–H functionalization Zhe Zhuang, Jin-Quan Yu. Nature, 2019, DOI: 10.1038/s41586-019-1859-y
脂肪酸β-C-H键官能团化通用策略
化学亮点3.1W+
版权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