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学研究,需要经常去反思,自己正在探寻解决的究竟是不是一个重大问题?能否给世界带来一些变化?”今天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研究员,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不仅要有所为,还要有所大为。1998年,他偶然发现了一类氨基酸分子,可以提高乌尔曼反应的效率,这一反应在药物发现和生产过程中非常有用。之后,他用了整整10年,找到了催化效率更高的第二代配体,在工业上产生了上吨级的应用,被誉为“将改写化学教科书”。如今,56岁的他还在继续探寻第三代配体,“哪怕再寻找10年,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一定能找到,但也要继续怀有探寻重大问题的勇气。”性格温和的马大为说这话时,就像平日里一样,始终面带微笑。
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现代药物发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果把催化剂比作一台挖掘机,催化剂中的金属相当于钻头,它的配体就是助推器,马大为找到了乌尔曼反应目前推力最大的助推器,而且钻头用的是很便宜的金属。”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曾经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这个乌尔曼反应本身并不新,它是德国化学家在1901年发现的,但在经典的乌尔曼反应中,温度需要达到150~250摄氏度,使得这一反应的实用性并不高。马大为起初想合成一个蛋白激酶的抑制剂,人们所熟知的靶向药物正是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在这一过程中,他偶然发现了一类氨基酸分子,可以提高乌尔曼反应的效率。“科学探索,正是有目标的坚持与偶然发现相结合的一个过程。”马大为说。为了探寻比这一类氨基酸分子催化效率更高的配体,共有3届学生接力参与,前后历经10年。这个新的催化反应无需剧烈条件,在室温到100度之间即可发生,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和新材料创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现代药物发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每天都要用的反应”。
科学研究,就要勇攀高峰。重大问题一旦解决,就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近来,马大为团队为抗癌药曲贝替定找到了一种迄今为止最简便的合成路线。这一抗癌药由于结构复杂,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合成的两个抗癌药物分子之一。“之前全合成需要40多个步骤,我们的新路线仅需要26个步骤,这意味着药物制备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因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马大为与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共同获得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在这之前,2017年8月,马大为还荣获了美国化学会Arthur C. Cope学者奖,成为国内研究机构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该奖项从1986年开始每年奖励10位全球优秀的有机化学家。
“办公室对我来说确实有吸引力”
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只要不出差,马大为每天都在办公室工作10到12个小时,有时出差晚上九、十点回到上海,他也要特地到办公室去一趟,看看文献处理一下工作,心里才觉得踏实。
“办公室对我来说确实有吸引力!”马大为说,就拿看文献来说,有的科研工作距离自己的专业十万八千里远,但从别人的思路中,可以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就像作曲家欣赏和沉迷于音乐一样,我来办公室做科研,同样可以找到激情、愉悦和挑战。”
如此痴迷化学的马大为坦言,刚上大学那会还想过调整专业。原来,他中学时擅长数学,最崇拜的科学家是华罗庚和陈景润,但高考时由于一个小失误数学发挥得不太好,被分配去了化学系。入学后长达半年时间,他一直想要转数学系,后来逐渐发现有机化学的探索性很强,这才定下心来,从此对化学不离不弃。由此,他也悟出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一直很顺,不管处在什么境遇下,都要适应变化并不懈努力。
今年4月,马大为倾囊拿出了未来科学大奖的300万元奖金,在母校河南社旗第一高中设立了“未来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我还记得年轻时的自己,受到一些鼓励,就会充满勇气往前冲。希望这些孩子不断地找到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挑战自己。”
这两天,马大为从担任了10年的上海有机所副所长一职退了下来。谈及未来的科研工作,他踌躇满志:“从此可以更加潜心科研!我今年56岁,激情可能不如年轻人,但对科学问题的看法会更深入一些。”
这位与化学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科学家,不太在意自己的论文在多少影响因子的杂志发表,而是更加注重工作本身的意义,“不少诺奖得主的论文,也只是发表在影响因子一般的专业杂志。‘应用’和‘引用’是完全不一样的,任何重大成果一定是对改变世界有‘用’的。我们不能沉迷于追求论文,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研究是否能解决重大问题,给世界带来一些变化。”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