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经纬
化学经纬

Houben-Hoesch反应

chem药化百科8.0K+

Houben-Hoesch反应 第1张

上世纪初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和 Gattermann甲酰化反应 已经广泛应用于制备芳基酮和芳基醛。但是对于一些高活性(富电子)的底物(如多酚类化合物)通过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进行酰基化通常会引入多个酰基。1915年,K. Hoesch对 Gattermann甲酰化反应 进行了扩展,利用腈替换氢氰酸,相对酸性较弱的氯化锌替换氯化铝,可以方便的制备芳基酮。十年后 J. Houben对此酮合成方法应用范围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发现多酚和多酚醚类底物都可以用于此反应。酚或酚醚和腈类化合物在酸催化下进行酰基化的反应被称为 Houben-Hoesch反应

反应特点

一、只有高活性的二取代芳基化合物才能进行此反应(至少有一个取代基是酚羟基或烷氧基);二、芳基化合物可以是杂环芳基化合物,如吡咯、吲哚和呋喃都可以进行此反应;三、各种腈都可以用于此反应:脂肪腈、芳基腈和取代烷基腈(如α-卤代腈,α-羟基腈,α-烷氧基腈,α-酰氧基腈);四、脂肪腈产率高于芳基腈;五、芳基腈邻位不能有强吸电子基团,否则不反应,但间位取代基不影响反应活性;六、腈是以其HCl盐的形式引入;七、氯化锌是最常用的Lewis酸,对于一些强富电子底物(如间苯三酚),无Lewis酸也能反应;八、反应后处理前的产物为亚胺盐酸盐,水解后得到芳基酮。

Houben-Hoesch反应最重要的改进法:一、利用三氯乙腈作为底物,非活化的芳基化合物也能进行酰基化;二、利用BCl3作为Lewis酸催化芳胺进行此反应,可以高区域选择性地邻位进行酰基化【 J. Org. Chem. 1979, 44, 578-586】。

反应机理

腈先与酸进行络合得到亚胺正离子,然后对苯环进行 亲电取代 ,得到亚胺盐酸盐,水解得到酮。

Houben-Hoesch反应 第2张

反应实例

Houben-Hoesch反应 第3张

【 Aust. J. Chem. 1982, 35, 1451-1468】

【 Tetrahedron Lett. 1994, 35, 6347-6350】

【 Synthesis 1999, 751-753】

Houben-Hoesch反应 第4张

【 Phytochemistry 2002, 60, 205-211】

Houben-Hoesch反应 第5张

【 J. Am. Chem. Soc. 2002, 124, 5294-5303】

【 J. Labelled Compd. Radiopharm. 2006, 49, 615-622】

Houben-Hoesch反应 第6张

【 ARKIVOC 2008, (6), 42-51】

J. Org. Chem. 2013, 15, 528-530 

Kurt Hoesch (1882-1932) 生于德国Krezau,在柏林师从Emil Fischer。一战期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担任化学教授,战后,放弃科学研究事业,从商。

相关文献

1. (a) Hoesch, K. Ber. 1915, 48, 1122-1133.

(b) Houben, J. Ber. 1926, 59, 2878-2891.

2. Yato, M.; Ohwada, T.; Shudo, K. J. Am. Chem. Soc. 1991, 113, 691-692.

3. Rao, A. V. R.; Gaitonde, A. S.; Prakash, K. R. C.; Rao, S. P. Tetrahedron Lett. 1994, 35, 6347-6350.

4. Sato, Y.; Yato, M.; Ohwada, T.; Saito, S.; Shudo, K. J. Am. Chem. Soc. 1995, 117,3037-3043.

5. Kawecki, R.; Mazurek, A. P.; Kozerski, L.; Maurin, J. K. Synthesis 1999, 751-753.

6. Udwary, D. W.; Casillas, L. K.; Townsend, C. A. J. Am. Chem. Soc. 2002, 124, 5294-5303.

7. Sanchez-Viesca, F.; Gomez, M. R.; Berros, M. Org. Prep. Proc. Int. 2004, 36, 135-140.

8. Wager, C. A. B.; Miller, S. A. J. Labelled Compd. Radiopharm. 2006, 49, 615-622.

9. Black, D. St. C.; Kumar, N.; Wahyuningsih, T. D. ARKIVOC 2008, (6), 42-51.

10. Zhao, B.; Hao, X.-Y.; Zhang, J.-X.; Liu, S.; Hao, X.-J. J. Org. Chem. 2013, 15, 528-530.


发布评论0条评论)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