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经纬
化学经纬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chem药物研发4.0W+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1张

国内药企的潜心学习,使我国药品需求得以缓解,制药业慢慢“站了起来”;改革的不断深化,让我国走向仿制大国,制药业逐渐“富了起来”;而“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又告诉我们,创新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制药业必须要“强起来”!基于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来引导制药业的新药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也因此诞生。且直至今日,专项依然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持鼓励方式,从各个方面推动着我国新药创制的稳步发展,助力国家药品行业快速“强起来”!

 

重大新药创制~背景简介

2007年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实施方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方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启动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组织方式依据“公布指南、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选择”的原则进行,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军委后勤保障部牵头组织实施,实施期为2008~2020年,按照三个五年计划分阶段落实。

 

专项是以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主要目标为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10类(种)重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肺结核、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常见病和多发病),研制一批重大药物,完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我国由仿制向创制、由医药大国向强国的转变;项目启动时的重点任务包括新药研发、技术改造、平台建设、基地建设、关键技术五个方面,跨越了药物应用基础研究、新药开发、新药产业化等整个过程,旨在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专项总体组成员~4位院士(十三五)

技术总师

桑国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总师

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志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大新药创制目标的不断深化

“十一五”重点实施的内容和目标

重点研究化学药和生物药新靶标识别和确证、新药设计,以及药物大规模高效筛选、药效与安全性评价、制备和成药性预测关键技术,开发疗效可靠、质量稳定的中药新药,研制30~40个具有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药,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支撑我国药业发展的新药创制技术体系。

 

“十二五”重点实施的内容和目标

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要,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十三五”重点实施的内容和目标

在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上,拟研制30个新药,8~10个为原创性新药;在国产新药国际发展上,研制并推动20~30个化学药及其高端制剂,3~5个新中药,3~5个新生物药国际化;研制20~30个临床亟需重要品种;在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突破10~15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发展10~15项前瞻性新技术。

 

专项资金投入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投入近128亿元,各方配套经费近200亿元,倾力支持该专项的1595个立项专题;“十一五”期间,重大专项在化学药的部署方面,共安排专项投入10亿元左右,支持项目300多项,“十二五”期间支持的项目增加到接近600项,其中一部分是从“十一五”延伸而来,支持的经费增加到22亿元,新审批进入临床或取得新药证书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且每轮扶持均涉及国内数家上市药企,入选课题的公司除了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之外,在新药注册审批上也享有优先审批的待遇,有专设的快速通道保障新药审批效率。

 

专项成果产出

截至“十二五”末,累计90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西达本胺、埃克替尼、阿帕替尼等二十多个1类新药(见表1),是专项实施前总和的近5倍;135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技术改造200余种临床急需品种,其中涉及15.3%的国家基本药物。

 

新药专项重点支持综合性大平台、单元技术平台、资源平台等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源头创新、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网格化创新体系。

 

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600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约450亿元,较2010年翻两番;工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过百亿的医药企业由专项实施之初的2家增加至2015年的11家,促进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居各工业各门类前列。

 

获国家科技奖励51项,其中,现代中药新药发现和评价技术平台建设等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吸引和集聚了国外高级人才915人,其中“千人计划”人才近200名,居各专项之首。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2张

专项药品审评情况

2008~2016年,进入CDE的专项药品共计312个(以受理号计),仅20个品种处于“在审评”状态,其它均已评审完成,各年具体情况如下所示,见图1: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3张

图1:专项品种不同年份受理情况

 

2008年以来,CDE对专项品种的审评速度及效率呈上升趋势,专项药品申请临床试验和申报生产的平均时长分别为17个月和33个月,其中专项1.1类申请临床试验和申报生产的平均审评时长分别为15.5个月和25个月,专项3.1类分别为18个月和24个月,分别快于我国1.1类新药总体审评时长,及3.1类新药总体审评时长,详情见表2:

 

表2:专项品种2008~2016年审评平均时长(月)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4张

2008~2016年专项1类新药,筛选出公布招标信息的15种新药,通过米内网查询其在各省的中标信息,详情见表3: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5张

 

代表成果简介

埃克替尼

贝达的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口服片剂(每日3次),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I)抑制剂,被誉为堪比“两弹一星”的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用药,于2011年获CFDA批准上市;主要定位于非小细胞肺癌,与主要竞品易瑞沙相比,其日治疗费用更低,且临床研究显示凯美纳安全性更佳,2016年凯美纳销售额突破10亿RMB。其化学结构见图2: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6张

图2:盐酸埃克替尼化学结构

 

阿帕替尼

恒瑞的甲磺酸阿帕替尼(艾坦®),口服片剂,最初由美国Advenchen Laboratories首次合成,之后由江苏恒瑞医药开发,是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性地抑制VEGFR-2,于2014年底前获CFDA批准上市,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针对晚期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其化学结构见图3: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7张

图3:甲磺酸阿帕替尼化学结构

 

尼妥珠单抗

百泰生物的尼妥珠单抗(泰欣生®),静脉注射,是全球第一个人源化EGFR单抗药物,可用于多种消化领域恶性肿瘤;与同类竞品西妥昔单抗相比,泰欣生人源化程度更高,免疫原性等不良反应更少。最初,尼妥珠单抗是由分子免疫学中心(CIM)开发,2006年获印度中央药品标准控制组织(CDSCO)批准,2008年获CFDA批准,适应症为头颈癌。其氨基酸序列见图4: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8张

图4:尼妥珠单抗氨基酸序列

 

西达本胺

深圳微芯生物研制的西达本胺(爱谱沙®),口服片剂,2014年获中国CFDA批准,是全球首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也是第一个仅完成II期临床就获批的原创新药,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治疗。此外,西达本胺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研究分别处于临床II期和II期。其化学结构见图5: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9张

图5:西达本胺化学结构

 

艾瑞昔布

江苏恒瑞医药公司研发的艾瑞昔布(恒扬®),口服片剂,2011年获中国CFDA批准上市,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物水解酶-2 (COX-2)抑制剂,属于辉瑞公司“西乐葆”(塞来昔布)的me-too类产品,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恒瑞早在十年前就启动了艾瑞昔布的研发项目,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和长期的等待,该产品终成功上市,这也是公司首个获批的创新药。其化学结构见图6: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10张

图6:艾瑞昔布化学结构

 

康柏西普

成都康弘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的康柏西普(朗沐®),注射用溶液,2013年获中国CFDA批准上市,是一种VEGF抑制剂,该药批准的适应症为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康弘生物通过对郎沐这一创新药的推广,实现了在眼科小市场的大爆发,直接影响同类产品雷珠单抗,迫其降价,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2017年度专项申报课题简介

2017年度专项申报课题主要为定向委托、定向择优,以及公开择优课题。其中,定向委托和定向择优课题以国家重大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强化课题的顶层设计。定向委托课题明确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按照本指南规定的研究内容,组织集成优势单位,编制课题实施方案,并填写正式申报书,经专家多轮论证不断完善后形成立项建议。详情见下表4: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11张

定向择优课题采取公开申报,由符合条件的优势单位自主申报,经专家评审确定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并提出整合建议,由牵头单位组织各参与单位再次编制课题实施方案并填写正式申报书,通过专家多轮论证不断完善后形成立项建议。见图7: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12张

图7:2017重大新药创制定向择优课题

 

公开择优课题由申报单位自主申报,经评审专家两轮评审后,择优遴选并分类整合(采取二级合同单独管理)后提出立项建议,如符合定向委托或定向择优课题支持方向的则纳入相应课题。鼓励国内课题申报单位与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研发机构联合申请。鼓励在国内创新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课题。见表5: 

一文初识“重大新药创制” 第13张

小感

随着一批批重大新药的获批上市,我国创新型新药正在逐步向国际接轨,国家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的转型,已初步看到希望,企业也因此而更具国际竞争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新药,还存在一定距离。重大新药创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国内新药研发体系的建设,也产出了一部分高质量的创新药,但从每年的指南中也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创新型新药的定位也要求越来越高。且重大新药专项的申请,也是存在很高的门槛的,专项对申请人的职称情况、对申请团队的基础建设、以及对申请企业单位的研发实力审核,都是极其严格的,项目想获得资助,整体来看是需要各方面长期的积累的。不过,国家也正在对一批成立时间不长、发展步伐迅速的公司给予支持。希望吧,随着专项的不断实施,国家在一批批专项成果产出的同时,国内药企也能因此而获得一轮创新的春天。

 

参考:

1. 药渡数据

2. 卫生部网站(https://www.moh.gov.cn)

3. 科技部网站(https://www.most.gov.cn)

4.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网站(https://www.cncbd.org.cn)

5. CDE官网   

6. CNKI数据信息

           


发布评论0条评论)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