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氢原子转移反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非活化的醇和胺或者其他C-亲核试剂通过氢转移反应构造C-N键,可以通过后续的多米诺式反应得到 杂环化合物。这类反应的起始原料大都来自廉价的可再生物质,并且反应的副产物仅仅是水,是一类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并具有很高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氢转移反应 同样也可以应用到C-C键的构建中,其中主要包括醇作为亲核试剂对羰基α位烷基化,所使用的金属多为Ir、Ru等贵金属。Mn作为一种廉价、低毒的过渡金 属,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具有多种氧化价态,已经逐渐受到有机合成学家们的关注。近年来关于Mn催化的合成方法也有文献报道,其中关于Mn催化的脱氢偶联反 应研究较少,目前并无文献报道Mn复合物催化通过氢转移构造C-C键的反应。最近,德国罗斯托克大学Matthias Beller课题组报道了通过Mn催化氢转移反应构建C-C键。(Manganese-Catalyzed Hydrogen-Autotransfer C−C Bond Formation: α-Alkylation of Ketones with Primary Alcohols.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4967-14971, DOI: 10.1002/anie.201607072)
Scheme 1. Mn催化醇对羰基的α-位烷基化反应。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作者课题组之前报道了Fe催化羰基α-位烷基化反应,他们对于Mn(I)螯合配体能否催化这一体系也很感兴趣(Scheme 1)。他们首先将[Mn(CO)5Br]与不同的配体结合,得到前催化剂1-3,与之前文献报道的Ru复合物类似,该类前催化剂需要经过碱协助脱除HBr,催化醇原位脱氢得到羰基化合物。随后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β-不饱和中间体,最终被Mn催化剂还原得到目标产物。反应中的唯一副产物是水,很好地避免了氧化以及还原过程中当量化学试剂的使用。
Table 1. 反应条件筛选。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为了证实猜想,他们使用苯乙酮(4a)和苄醇(5a)作为底物对反应的条件进行筛选(Table 1)。使用3 mol%的Mn复合物1-3催化反应,Cs2CO3(10 mol%)作为共催化剂,在二氧六环中150 ℃反应就能够以很好地收率得到目标产物,二异丙基膦取代的鳌和催化剂3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Mn(CO)5Br]仅仅得到了6%收率(entries 1-4)。当不使用碱时,并没有产物;没有Mn催化剂催化,仅有20%的收率。反应的最优碱是Cs2CO3,最优溶剂是二氧六环。
Scheme 2. 底物普适性研究。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得到最优条件之后,作者对底物普适性进行了研究(Scheme 2)。改变4的官能团,给电子的甲氧基比吸电子的Br、CF3具有更高的收率;稠环、含有S、O、N的杂环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收率;四氢萘酮甚至脂肪酮,也可以反应。改变醇5的官能团,情况类似,给电子基的活性略高,稠环、杂环、烷烃甚至烯丙基醇都可以反应。
为了进一步研究Mn催化羰基α-位烷基化反应的多样性,作者课题组将其推广到其他羰基类化合物的体系中(Scheme 3)。最终发现,该体系也可以应用在2-羟吲哚3-位烷基化反应中,产率达到81-92% (8a-d),这种骨架结构具有很好地生物活性。进一步地,该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天然产物的衍生化中,对于雌激素的衍生有很好的收率(9a-c),睾丸酮也有中等收率(10a-c)。
Scheme 3. Mn催化羰基的α-位烷基化反应的推广。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最后,作者也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前催化剂3在碱的协助下脱除HBr得到中间体I,去质子化的醇5与1配位得到中间体II。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认为II直接发生β-消除反应得到中间体V,而是经由III分子内H转移反应得到IV并释放醛11,同位素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点。IV质子化得到V,同时11与酮羟醛缩合得到12,V还原12得到目标产物,同时催化剂回到中间体I,完成反应循环。
Scheme 4. 反应机理。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小结:
Beller课题组首次报道了Mn催化羰基及其类似物与醇的烷基化反应,这一反应所使用的鳌和Mn催化剂对水、氧都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该反应使用的碱也是催化量的,唯一副产物是水,并且具有很好地底物普适性。
doi.org/10.1002/anie.201607072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