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图一乙炔基
(图片引自J. Med. Chem. 2020, 63, 5625−5663)
炔基的线性结构特征使其可以作为刚性spacer用于连接药效团。炔基中的π电子可以与相关的芳香氨基酸形成π-π作用,因此也可以作为芳环的等排体。此外炔基也可以作为卤素、氰基、酰胺、环丙基、乙基等结构的等排体,用以调节化合物的选择性、活性以及成药属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末端炔存在代谢酶不可逆抑制的风险。
炔基在药物修饰中的应用
GPR40的内源性配体为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DHA、亚麻油酸等,礼来在LY2881835等GPR40激动剂分子的开发中,在脂肪酸β位引入线性的炔基取代基,增强其与Binding Pocket的结合性。一方面化合物的GPR40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另一方面缓解了由于β氧化而带来的代谢稳定性问题。
吉非替尼(阿斯利康,2002年上市)是首个上市的EGFR抑制剂,其分子结构中的氯原子与Leu88中的羰基形成Halogen bonding,后续上市的厄洛替尼(Pfizer,2004年)将氯原子替换为炔基,对EGFR2的活性以及选择性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如前文所述,炔基可以作为卤素等基团的电子等排体,厄洛替尼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伊马替尼是最早上市的BCR-ABL激酶抑制剂,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显现出耐药性问题(Thr315Ile)。由于Ile(异亮氨酸)相比Thr(丝氨酸)更大、更亲脂的残基,因此使得伊马替尼与Binding Pocket的结合活性降低。将伊马替尼中的NH linker替换为更加刚性、线性的炔基linker,克服了Ile突变带来的binding活性下降的问题。Ponatinib虽然能够克服Thr315Ile突变带来的耐药性问题,但是其对野生型的BCR-ABL也有非常好的活性,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
上述的实例中,通过炔基的线性结构特征、电子轨道特征等,改善化合物的活性、选择性属性。另一方面,炔基也可用于对化合物的DMPK属性进行优化,如代谢稳定性(图三中GPR40抑制剂的优化)、口服生物利用度等。化合物7是人鼻病毒3C蛋白酶抑制剂,其血浆半衰期只有1.4 hr,溶解度只有25 ug/mL,将7中的苄基用炔基替换后,化合物的活性略有下降,但半衰期和溶解度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图片引自J. Med. Chem. 2020, 63, 5625−5663)
(图片引自J. Med. Chem. 2020, 63, 5625−5663)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CYP450系统,末端炔经CYP450代谢时产生的一些活性中间体,可能会与相关代谢酶发生不可逆的结合作用,从而导致CYP抑制,带来潜在DDI风险,因此在应用炔基进行药物结构修饰时,需要时刻警惕潜在的CYP抑制风险。
炔基作为药物修饰中经常会用到的结构,其特殊的空间结构特征(线性)、电子属性(π电子系统)是一系列常见药效结构的电子等排体,如卤素、酰胺、氰基等,可以作为药效团,也可以作为刚性、线性Linker,不仅可以用于优化化合物的活性、选择性,同时在化合物DMPK属性的改善中也能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高度注意炔基潜在的CYP抑制风险。更为详尽、具体的信息参见参考文献。
Acetylene Group, Friend or Foe in Medicinal Chemistry. https://dx.doi.org/10.1021/acs.jmedchem.9b01617.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