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化生物学家而言,一种流行的理论是我们具有社交能力的原因在于我们具有较大的大脑。这种“社会脑假说(social brain hypothesis)”提示着参与与其他人互动的脑力劳动最终增加我们的认知能力。然而,一项新的研究的结果提示着饮食而不是社会复杂性,是在一些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的更大大脑的关键。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3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imate brain size is predicted by diet but not sociality”。
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分析了140多种灵长类动物物种(包括猴子、猩猩和狐猴)的饮食和社交生活。这揭示出社会复杂性的衡量指标,如群体大小或交配方案(一雄一雌的单配制vs. 乱交),似乎并不导致更大的大脑。但是饮食偏好性确实会。最为显著的是,吃水果的灵长类动物要比吃叶子的灵长类动物具有更大的大脑。
论文通信作者、纽约大学博士生Alex DeCasien说,“如果你搜寻更难获得的食物,如水果而不是叶子,那么你需要拥有所有的认知策略来应对这一点。这一切要比仅仅抓叶子和吃它更加复杂。”
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生物人类学家Robert Martin(未参与这项研究)说,“我从一开始就对社会脑假说持非常怀疑的态度。就我所知,DeCasien和同事们发表的这篇新论文有力地反驳了这一理论。它有说服力地证实大脑大小和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有意义的关联。它提供很好的证据证实大脑大小与饮食存在关联。”
不过,作为社会脑假说的提出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生理学家Robin Dunbar并不认为这项新的研究推翻了这一假说。Dunbar说,“为了具有更大的大脑,你不得不在饮食上发生变化。”他补充道,饮食和社会性对具有更大的大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版权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