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药物麦角酸酰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因它的欣快效应而为人所知。它也能够诱导人产生长时间的迷幻。如今,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LSD如何产生这些不同的效应和为何这种药物的迷幻效应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才逐渐消失。这两项研究的结果提示着LSD的药物效应是由血清素2A受体调控的,而且这种药物正好具有合适的结构而能够长时间地结合到这种受体上。
针对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第一项研究而言,21名志愿者服用安慰剂、仅仅小剂量LSD,或者同样剂量的LSD再加上kentaserin(一种血清素2A拮抗剂)。服用kentaserin的参与者报道了与那些服用安慰剂的参与者几乎相同的经历,而且fMRI大脑扫描结果证实这两组参与者具有类似的大脑活动。论文通信作者、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科学家Katrin Preller说,这种血清素2A拮抗剂“阻断LSD的所有效应,因此这就像人们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所有典型的症状---幻觉等一切症状---都消失了。”
针对发表在Cell期刊上的第二项研究而言,研究人员解析出LSD结合到多种血清素受体上的三维结构图片,证实这种药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附着到血清素受体结构上。这可能解释着为何LSD的效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消失。论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科学家Daniel Wacker说,“我们观察到这种受体的结构有点类似于花瓶,它的中间具有供LSD结合的空间,还有一个盖子位于这种空间上。LSD具有这种独特的性质:它实际上紧紧抓住这种受体的盖子。对血清素等很多其他的化合物而言,这种盖子保持相当的柔韧性。鉴于LSD紧紧抓住它,它仍然呆在那里。”
在未来,这些发现可能有助化学家们制造出这种药物更短时间发挥作用的版本,从而可能更加适用于治疗焦虑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应用。
两项研究揭示麦角酸酰二乙胺导致迷幻机制
药物研发4.1W+
图片来自Ben Mills - Wikipedia
版权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